“在心理学界有一种理论,叫韦斯特马克效应,指的是,两个共同长大的儿童在成年后,往往不会对彼此产生性吸引力,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。”
“这种现象被人们视为,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近亲繁殖现象,自发形成的心理排斥机制。”
谢翎之抬手擦干谢姝妤眼尾泪水,张开口,不疾不徐的嗓音仿如山涧潺潺溪水,含着轻柔的抚慰。
为什么亲兄妹不能在一起。
谢翎之在十二岁终于认清、并接受了自己对妹妹的感情后,翻来覆去地思索过这个问题。但他没敢问任何人,只独自一遍一遍地在网上搜索,在书中查询。
他抱着趴在他身上的谢姝妤,把过往搜寻到的答案徐徐讲给她听,宛如曾经把她抱在腿上、教她识读一个个拼音般耐心,“人们都说,亲兄妹不能相爱,因为血脉相连带来的亲密关系只能规范在亲情范畴,一旦超越了亲情的界限,就会带来社会关系混乱,道德崩塌。但那些‘道德伦理’、‘社会秩序’说得再大义凛然,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因为:近亲繁殖诞下畸形儿的风险要比正常婚配高出六倍。”
“为什么其他动物虽然很少出现近亲繁殖行为,却不会鄙夷与自己近亲交配的同族,甚至当族群凋零时还会主动与近亲交配,以保证族群继续繁衍壮大?因为它们并没有道德伦理观,它们做出的一切行为都是基于生存本能。年幼雄狮在长大后会被逐出狮群,因为老狮王担心它会夺位,也担心它会跟母狮发生近亲繁殖,诞下劣质的后代——这在残酷的自然界绝对是浪费资源的行为,怀孕的雌性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狩猎能力,同时又需要大量休息和进食,最终产下的幼崽却是不健康的。这种现象完全不利于种群延续发展,所以动物们渐渐学会了规避风险。”
“独居生物的幼崽成年后大多选择离开父母,另立门户,避免与父母发生资源竞争或近亲繁殖;而群居动物,例如狼群,一般只有狼王和狼后才有交配权,以确保繁衍出的后代具备狼群最优良的基因,让族群长久绵延下去。”
“人类,说到底,也只不过是群居动物的一种,就算再理性也脱离不了繁殖的本能。区别在于我们的群体更加庞大,又拥有更多的智慧,擅长用脑力解决问题而非武力,所以上层阶级发明了道德,发明了法律,用来约束底层人群的言行举止,确保社会朝着繁荣安康的方向发展。而道德规定,亲兄妹不能乱伦,法律规定,亲兄妹不能结为夫妻。——最根本的原因,都是为了避免社会出现更多具有基因缺陷的畸形儿,确保下一代整体的健康成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