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首都建设地下管网,比如国会大厦的地下室和短距交通隧道。
随着时间推移,华盛顿特区开始了地铁建设,地下交通网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。
到了二十世纪中期,出于核防御的需求,‘白房子地下掩体’‘国会山地下防空工程’‘杜勒斯机场秘密隧道’纷纷开建。
整个华盛顿特区的地下网线已经变得四通八达。
到了二十一世纪,地铁延伸以及数据中心的建设,让这些交通网变得‘分层’‘多向’‘巨大’,且将特区中心跟阿灵顿连成一体。
书房还摆着一块绘图白板,上面用黑色记号笔勾勒出一条曲折的逃生路线。
从国会大厦地铁站到杜勒斯机场的虚线,从白房子地堡到阿灵顿公墓的红色箭头,这些线条在周青峰眼前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地下蛛网。
某些关键节点上还粘着布朗先生用便利贴写的注释:“监控盲区“、“通风井改造点“、“警卫换岗间隙“。
周青峰凑近细看,注意到路线旁边写着小小的数字——那是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计算。
白板边缘还贴着几张便签,最新的一张上写着:
“玛莎要坚持不住了,血氧降到百分之九十,急救中心的电话永远打不通,我该怎么办?”
——
周青峰扯过一张便签纸,将白板上的路线和文字一笔一画地抄录下来。
他又小心翼翼地取下钉在墙上的交通图,这些地图上布满了铅笔标注的记号,有些是官方路线,有些则是布朗自己探索出的隐秘通道。
周青峰将它们一一卷起,塞进书桌旁的文件筒里。
收拾完毕,他环顾四周,确认没有遗漏任何关键信息,随即转身准备离开。可就在他迈出脚步的刹那,书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
嗡嗡——嗡嗡——
周青峰盯着它看了两秒,最终还是伸手抓起,拇指按下接听键,“喂?”
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急促的男声,焦虑的问道:“布朗先生,您的路线图规划好了吗?我们这边已经等不及了!”
周青峰沉默了三秒,目光扫过手里的文件筒,缓缓开口:“布朗先生的妻子病逝了。他忍受不了悲痛,上吊自杀了。”
“什么?”电话里骤然传来一阵杂乱的惊呼,紧接着是混乱的交谈声,明显不止一个人在听。
几秒后,对方的声音再次响起,比先前更加紧绷:“您……您是谁?”
“一个无关紧要的闯入者。”周青峰淡淡道,手指已经悬在挂断键上,想着挂断电话。
“等等!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